鱼先生家的珞夏羊驼喵

沉迷大典太与唐昊。心如止水,嘲讽满分,活体玛丽苏,人生充满套路。

【关于刀乱设定一定要吐得烂槽】系列5

作者综合目录请走:草料库




本篇内容将带各位婶进入自家男人们真实的世界,看见最本质的一面——这个行为放在现在叫hentai,但是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叫认刀,赏刀。每一个刀刀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特质,希望本篇的科学介绍,能让各位在画刀/观展/做评/写文时,能有一个入门级的了解。




【阅读前注意事项:】




1. 本篇又名:科学看男人(不)/探索与发现刀剑/学了这篇知识以后,你赏刀不被叫流氓的99个理由




2.  欢迎探讨,接受反驳,无所畏惧撕——前提,带文字,资料,史实来分点列清楚(“我以为,我觉得”这种话就不要在考据文里说出来丢人了。当然,lo主能力有限,欢迎各位专业大佬来捉虫。)




3. 本文意在科普刀剑的结构形态,学术用语和各类刀剑的形状,花纹,刀槽,弧度等的分类。




4. 本篇文章图文并列,注释“如图xx”所示请各位耐心等待图片加载,以方便了解阅读。多图杀猫,在wifi或者快网速下阅读体验更佳。




5.本篇文章吐槽处只针对内容,不针对任何写手或具体文章,请勿代号入座。




6.非常感谢本次帮忙翻译资料中名称以及打日文的 @思君不得追  跪地感谢阿梓一万遍!回国找你请你吃饭!!!同时,此位大佬同时也在lo上做新选组文献各种日文翻译,有兴趣一戳即可=v=




7. 强烈建议阅读本篇的各位在之前先去找lo主的吐槽4“如何锻造刀剑”进行基础知识和操作的补充,否则这篇文你看下来估计还是会有点吃力。


———————— 正文分割————————




一. 刀剑各部分细节名称与介绍





                                            图一




如图一所示,图片标注了一把基本的日本刀所能涵盖的所有结构花样框架。请对照着图1的标记,跟lo主一起来认识一下刀男的关节部位(还有发际线【被打】)


A. 先重ね:重ね指的是从刀背方向看到的刀的厚度。“先”这里是刀尖的意思。A点标记是指日本刀剑刀锋最薄处的那一点。




B. 元重ね:同A相反,此处指刀剑刀背最薄处的那一点。




C. 由于图有点模糊,请大家可以看标注的K处,仔细辨认会发现从刀剑中间横贯过去一条横线。这条横线是打造刀剑时确认刀锋切砍的部位。(如果不明白,可转回lo主的考据4——如何锻造刀剑 补习相关知识)。C点指的是刀剑刀尖的长度,从横线开始直至刀尖结束的那一段。




D. 先幅: 首先需要说明“身幅”,指的是将刀平放,可以看到刃文的状态下,从刀背至刀身的距离。所以“先幅”就是刀尖交界处的,从刀背至刀锋边的距离(通俗一点,就是刀身宽度,这里我们写作胸围方便理解)




E. 棟:指的就是刀背。如果为双边开刃,则不存在刀背这一结构。




F. 元幅:就是“区之上的身幅”,也就是刀身与茎交界处,从刀背至刀锋的距离。(在这里我们称刀身宽度,用“臀围”理解大家就比较明白和D的区别了。)




G. 棟区: 指刀柄(即刻字并装入手柄的部分)的开槽口与刀背的连接处。刀柄部分不会用于“刀身”一般,只是做刻字,固定刀剑的作用……emmm,你们就理解为刀男的脚背与腿链接的地方(脚脖子?)。




H. 刃区:同G一般大同小异,指刀柄槽口处与刀锋的连接处。可以理解为刀男正面双脚和腿链接(脚踝?)的地方。( @一歧将臣 爸爸救我!人体不骨骼不是我的知识范围!!!)




I. ふくら:是指刀尖处有弧度的部分。有弧度的部分称为ふくら付く,没有弧度的直线部分称为ふくら枯れる。




J. 帽子:指在刀剑刀尖部分的刃纹




K. 横手:让我们重点标注一下此处。 此处就是我之前所说,刀剑打造好之后,刀匠选择的刀尖切割位。K处为一条横线,这条横线以上全算作“刀尖”部分。横线以下为刀身。当然,不是每一把刀都有横手。(你们理解为刀男的锁骨好咯,不是每个人锁骨都很明显的,你们懂。)




P. 鎬 (此处先提前讲到,此处也为重点标注): 


专业解说(如果看不懂可以看下面的傻瓜攻略版注释):从横手到茎的下端,贯穿的一条线。如图2所示:





下侧为刀刃,上侧为刀身。从刀刃到刀身的斜线,与刀身的垂直线构成的顶端称为“鎬筋”,鎬筋与刀身间的平缓区域就是“鎬地”




简单一点说,就是刀剑在制作后开始开锋打磨,首先就要确定从刀的哪里开始为打磨界限。鎬在此处,就是指打磨刀锋的界限,以此线区分了刀刃和刀背部分。(你们理解为……脊椎吧)




L. 小鎬:在刀尖部分(横手线以上)的打磨线


M. 三け角:这个点就是指刀尖那部分刀锋的弧线与横手交合的地方。这个点也是整个刀从刀尖转折为刀身部分的重要的点。(你们看做就是脖子好了)


N. 鎬三け角:“镐筋”线,“镐地”线和横手交汇的最高的点。从图2横截面示意图可以看到,刀身横截面是一个梯形,此梯形与横手线交汇在梯形的转折向下的那一点,这个点就是鎬三け角。


O. 鎬地:下侧为刀刃,上侧为刀身。从刀刃到刀身的斜线,与刀身的垂直线构成的顶端称为“鎬筋。如图2部分所示。


Q. 地:泛指刀身




R. HA(刃先):刀剑的刀锋处是经过反复抛光打磨的,与“镐”线不同是界定了刀剑的刀背和刀身(即不打磨部分与开始打磨部分),刃先这部分是指后期着重从这一个部分开始死命磨尖刀尖的部分。也就是刀身和刀锋分界线。


S (HASAKI)刃先:S与R同名,但是日文发音大家可见不同。此处S是指刀锋,也是刀剑最薄但最锋利的那一条线。




补充知识点:


1. 板目肌:像木板年轮的纹路,一般为椭圆形。


2.地沸:刀身经过高温烧冶,和急速冷却后,表面铁质组织的一种变化。见图3




                                               图3




3 .小丸:刀尖的一种刃纹。见图4:



      图4


 


4 . 小沸:烧入时的温度稍微高一点就可能会有小沸产生,一口刀如果有着鲜明的“沸”,就说明这口刀剑制造是“沸本位”,也叫“沸出来”。


——————————补充知识结束————————————




T. 匂口:“匂”和“沸”都是刃纹的一种制造方式。“匂”指的是刃纹的粒子非常纤细,无法用肉眼 一 一识别。“匂口”是指刃文与地(刀身)的交界处。可参考图3中,“地沸”与“刀沸”交接处的用绿色标注的区域就是“匂口”




U. 足:指的是刃纹里由气线或者沸线(看不懂你们就当做是花纹的一种名称就行)向刀锋口延伸的线条,如果是朝切先方向延伸就是“逆足”。




V. 刃长:无视刀剑的弯曲弧度的长度,所测量的直线刀剑总长,并且只测量刀身,不把刀柄部分长度计入。(可以看做是刀剑男士脱鞋测净身高(鹤丸正在追着lo主哀嚎))




W. 此处是指刀剑的弯曲弧度的测量。


X。 全长:将刀柄也一起算在内的,无视弯曲弧度的直线长度为刀剑全长(今剑和鹤丸又穿回了鞋子量身高。)




Y。中心长: 指刀柄部分的长度——你们就看做咱们测刀剑男士穿的鞋子鞋跟高度好了。




Z. 目钉:干燥的竹钉称为“目钉”,通过手柄和目钉来固定刀身。




AA. 铭:这把刀的刻字部分。信息一般包含比如刀匠名,或者制作年份、地点等等。




二. 刀剑的种类分类。



                                     图5


如上图所示,想必各位婶婶都已经很熟悉啦,日本刀剑一般情况下就分为这四类:


① 薙刀:一般薙刀都有匂口部分,同时在刀尖部开始大弧度弯曲,拥有很长的刀柄。


② 剑:在正面背面,刀身中央拥有“镐”线,同时刀柄长度不定,可以做成枪那样的长度的刀柄也是可以的。


③ 枪:拥有非常长的刀柄,同时枪一般只有一面看到镐线,另一面仅有“沸”和刃纹能看到。


④十文字枪:枪的特征基础上生出两旁的侧翼刃,变成一个十字。就是十文字枪了…但是他依旧算作“枪”类。




三。刀剑刀尖刃纹(花纹/沸)的图案名称与分类



                                           图6




如图名称依次为:大丸、中丸、小丸、乱刃、湾刃、乱刃突、地藏、笤、火焰、一枚




四. 刀剑刀身刃纹(花纹/沸)的图案名称与分类


对你没看错!!!日本人居然分刀尖花纹和刀身花纹!写到这里我想打人了!!!!事怎么那么多!!







                                             图7




名称依次为:重花丁子、逆丁子、互目丁子、互目、片落互目、小湾、直刃、涛乱刃、皆烧 、三本杉




当然,三与四部分的只是大致的刃纹分类,并不代表刀尖只有这几种花纹。可以说和雪花形状是差不多的概念,能分大致类别,但细看,每把刀都独一无二。




五. 刀剑的刀尖形态分类


                                           图8(见下)如图8所示,刀尖部分的形状与大小也分很多种类。小切先至大切先,刀尖部分面积不断扩大(以横手线为刀尖定义部分),同时,猪手切先一般面积与小切先差不多,但弯曲的弧度比之前的几种形态都要大很多。刀尖部分不如大中小切先这般突出。




六. 刀尖弧度形态分类



                                           
         图9


如图所示,刀锋有弧度的部分称为ふくら付く,一般指弧度非常圆润,饱满且明显,另一边没有弧度的刀尖边被称为ふくら枯れる(弯曲弧线不大不明显也归类为此)




七. 刀剑横截面形态分类



                                          
   图10




如图10所示,此处展示了刀剑一般情况下四种形态。


第一种是刀剑中最常见的形态,其打磨从刀背的正中线开始,分两面最后打磨,最后收束于刀锋线。


第二种相较第一种形态而言,刀背不是从中线开始打磨,因此刀背自身也有了一段厚度且刀背也有两个坡形的结构面。算上打磨的两面,这种类别一般称为三面体态


第三种比较耗时耗工艺,要求技术也更高,在两面打磨刀锋的同时也要将刀背与过渡处磨圆成为一体。


第四种角栋简单粗暴,刀背处不打磨不加工,直接从两侧侧翼开始磨刀锋出来。




八. 刀柄的形状分类



                                           
  图11




如上图所示,刀柄普遍常见的形态有上面三种。但是实际上……还有各种花样和造型长短。


你们就当男人下身的【哔——】都是造型长短粗细大小有区别,但是无论再怎么特殊,男人他们的那玩意儿,终究都是形状长成【哔——】形而不是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之类的。


同理于刀柄,再怎么特异也逃不过这个图上基础的模板样子啦~




九. 刀柄上花纹的分类展示



                                             
图12




切鑢:切鑢。 刀工在刀茎上锉出不同方向的纹路,目的是增强刀茎与柄之间的摩擦力,令刀茎固定的更加牢固。其中,平行挫出的就是切鑢。


勝手下り:胜手下。鑢目的一种。常用手为右手,鑢目右下倾斜。


勝手上り:胜手上。与上面花纹走向相反。


大筋違い:大筋违鑢目的一种。是古刀中青江一派的特色。


鷹の羽:鹰羽。鑢目的一种。常见于大和系的刀。


化粧鑢:化妆鑢。鑢目的一种。仅限于新刀。


檜垣鑢:桧垣鑢。鑢目的一种。常见于大和、美浓、萨摩的波平一派。




所以一般从刀柄花纹上,能得知很多关于刀剑的制造信息。(概念相当于,中国各个古代瓷窑的烧造品,都有各字特定的特点/材质/颜色等等)




十. 刀身弯曲弧度的形态分类(只有“剑”类有此种分别)



                                              
  图13




如图13所示,列出了刀剑的大部分弧度弯曲形态,弯曲弧度的计算是从刀尖一直到刀柄槽口的直线连接后,测量(在这个区间内)刀身弧度最远距离这条直线的距离。


上图三个刀剑虽然看起来是有区别,但是弯曲弧度而言,三把刀是一样的弯曲度。(弯曲弧度即图中上方的那个短横线)


同时,弧度弯曲的地方不同,因此刀身形状也会产生变化,因此根据变化分为以下三种形态。测量方式同上面有略微不同,首先是直线是从刀尖一直拉到刀柄结束。其次,测量弯曲弧度最远距离是全刀弧度最大部分,而不只是刀身部分。


①.先反:弯曲弧度最大处在全刀总长的中央点以上位置


②.鸟居反:弯曲弧度最大处在全刀总长的中央点附近


③.腰反:弯曲弧度低于全刀总长,并且靠近刀柄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全文一直以来反复提到的概念:刀身是指不包含刀柄的部分,全刀总长才是要把刀柄计算进去的时候。刀柄不包含在“刀身”范围内!






十一. 短刀的刀形分类



                                              
图14


短刀基础的形态分类大致如上几种:


短刀:一般介定于30cm及以下长度的刀剑,称之为短刀




1.平造:刀身如同一块平面,没有可见的“鎬筋”和“横手”。


2.片切刃造:单斜面开锋。


3.两刃造:前后皆为利边的双刃刀剑。


4.冠落造:刀身上半段的“鎬地”被削薄为“菖蒲造”的形态。(刀尖也被削薄)


5.鵜首造:和“冠落造”类似,不过刀尖保留原来的厚度。常见于大和系锻造的刀剑


6.平おそらく造り:与5类似但刀尖薄且大大长于鵜首造。同时刀槽也向下位移至中部


7.おそらく造り:横手长至刀身中段左右,刀尖较长的造型。常见于短刀和胁差。


8.包丁造り:就是酷似菜刀的造型。




诸位观众老爷在这里可以看出,凡是归属于“剑”类的刀,多多少少,有着厚刀背,刀弯弧等因素。希望下次各位太太画同人图的时候,在一些必要的透视上,不要……画成……没有分面的一面平……大砍刀了= =也不要画成匕首或者裁纸刀……真的很出戏orz




十二. 一般刀剑(除短刀薙刀枪)的形态分类



                                              
图15






1. 鎬造:“鎬筋”为“横手”的起点,是最常见的一种设计。


2。平造:刀身如同一块平面,没有可见的“鎬筋”和“横手”


3. 直刃:同短刀的“两刃造”,这是日本刀最古老的造型方式,镐与横手皆为直线,刀尖部分突然切削,使得刀锋部分非常狭窄。


4.片切刃造:单斜面开锋


5. 菖蒲造:外形好像菖蒲的叶子。通常鎬地被削薄。始于镰仓时代中期,常用于胁差和短刀,室町时代中期至末期,备前与美浓的打刀也偶尔使用这种造型。


6. 长卷造:类似古代薙刀·长卷的形状,基于菖蒲造的形状加以改进,刀身通常厚重,镐地部分向刀柄槽口和刀身的线条粗犷有力,同时有细小的刀槽在中下部与之平行。


7. 切先两刃造:刀尖处采用双刃,最早见于平安时代,小乌丸的造型可说是与其类似。刀背弧度弯曲大,刀槽一般开至全刀的一半处左右,而镐线则能一直蔓延至刀尖附近。




十二. 刀槽(血槽)的款式与分类



                                          图16


如图16,此种刀槽(即黑色部分)被称为“BO-BI/KAKINAGASHI”,BO-BI指整个走向顺刀而下直直的走向,KAKINAGASHI原意是指刀槽在刀柄的部分不再做细致作工和打磨,但是一般情况下,此类刀槽的刀剑在刀柄处都有一个抛光打磨好的尾端。





                                        图17




如图17所示,此种被称作“BO-BI/KAKITOSHI”式,同样如上是流畅的直线型刀槽,KAKITOSHI原意是指刀槽最后在刀柄部分没做加工处理的意思,但是刀槽基本贯穿了全刀,并在刀柄处和刀柄一起收尾。





                                        图18




如图18所示,此种称为“BO-BI with SOE-BI/ MARUDOME”,此类刀槽依旧是流畅开出,但是刀槽开了一大一小并行两条,同时,刀槽的开端和结尾都恰好在刀尖部分和刀柄槽口处结束。刀槽收尾处是圆弧形式的。





                                 图19


如图,此种开槽方式叫做BO-BI WITH TSURE-BI/KAKUDOME,与之前上一种类似,刀槽为一大一小,同时和镐线于刀柄槽口处结尾,但唯一的不同是,此种刀槽收尾为平线而不是弧线。







                                      图20


如图,此种名为“FUTASUJI-BI/KAKUDOME”式,血槽在镐线后有两条,平行而开,结尾处齐平以直线方式结束,刀尖处收尾则是斜向平行于刀尖弧度。后槽一般比前槽稍长一点





如图所示,最后一种为薙刀专用流派(也不算专用只不过剑枪很少见这种开槽),称之为“NAGINATA-BI WITH SOE-BI/MARUDOME”, 也有短刀,以及长船刀派喜欢用此种血槽方式。


刀槽收尾圆滑为弧线,而开头则经过专门的修整和加工,一般为从镐线至刀背走势逐渐下降,也成弧形弯曲。


小的长条血槽高于前者,结尾与前者高度一致,且小的血槽一般在镐线外,这个开槽对刀要求很高,需要刀身硬度足够并且锻结紧密。开端一般在刀身的中央位置。




—————————————END————————————


写完我已经是个废人了。


各位朋友们你们假期还过得好吗?哦我想起来了,我是没有假期的……哥还在做着论文的数学建模(吸烟.jpg)


也不知道说啥,就祝各位关注支持我的小伙伴一个爱的抱抱,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哈。




系列文回顾:


吐槽系列1——付丧神是什么,雷文误区大吐槽


吐槽系列2——如何界定ooc,一篇科学的官方指南


吐槽系列3——我们的战场,溯行军,检非,与刀剑全战场历史解读


吐槽系列4——刀剑锻造全过程—从石头变成美人的整容大揭秘

评论(38)

热度(643)

  1. 共4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