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先生家的珞夏羊驼喵

沉迷大典太与唐昊。心如止水,嘲讽满分,活体玛丽苏,人生充满套路。

【关于刀乱设定一定要吐得烂槽】系列4


你是否知道远征资源到底如何使用?你是否知道打造一把男人的工序步骤?你是否还在叫嚣着要丢刀匠进炉子?本期吐槽系列,将带各位婶婶一起探索刀剑锻造的各个方面。


吐槽系列1——付丧神是什么,雷文误区大吐槽

吐槽系列2——如何界定ooc,一篇科学的官方指南

吐槽系列3——我们的战场,溯行军,检非,与刀剑全战场历史解读


作者综合目录请走:草料库


【阅读前注意事项:】

1. 本篇又名:你有本事嫌弃刀匠你有本事自己锻刀咯?/你所不知道的all999也能出短刀的原因/探索刀匠一职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手把手教你DIY一把专属男人【弥天大雾!!】

2.  欢迎探讨,接受反驳,无所畏惧撕——前提,带文字,资料,史实来分点列清楚(“我以为,我觉得”这种话就不要在考据文里说出来丢人了。)

3. 本文意在科普刀剑的锻造过程,带各位更深入了解刀剑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想让各位知道,你们远征回来的资源,到底是有什么作用。

4. 本篇文章图文并列,注释“如图xx”所示请各位耐心等待图片加载,以方便了解阅读。多图杀猫,在wifi或者快网速下阅读体验更佳。

5.本篇文章吐槽处只针对内容,不针对任何写手或具体文章,请勿代号入座。

———————— 正文分割————————

Lo主知道,刀剑乱舞作为一款游戏更多是让人放松精神,愉悦心情,放飞自我幻想恋爱的美好,但是正如前几篇所提,幻想也要建立在经验与现实上。每次我看见诸如“婶婶选取了xxx材料向炉子里一丢”“将材料交给刀匠放入了炉子中”等字句,还是会身体雷得虎躯一震——冷却材你丢不丢我就不计较了,砥石你丢一个试试?木炭也是你能随手丢的,你当老灶烧饭添柴呢?然后情不自禁的脑补出,一个本丸在各种骚操作下艰难生存的场景,下文根本看不进去——谢天谢地这个婶婶能活着已经不容易了,下文还想写出来爷爷谈恋爱,这种事情,根本不存在的(邓布利多式摇头)。

 

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合理的锻造一把自家的男人呢?下面我将给大家做简要的介绍与科普,希望各位能从中找到有用资料,同时尽可能提前避免知识误区,造成不必要的内容bug与笑话。全文干货内容多,请选择空闲时候阅读。


 【一. 锻刀工具与锻前准备】

 

日本自古时至今的传统锻刀方法并没有很大改变,应该说除了科技方面的些许便利外,并没有实质性的技术转变。锻造一把刀剑,需要木炭生火(一定要是木炭),锻刀加热炉,锻造锤,刻刀,铁钳以及其他必须工具。

 

【木炭】

木炭的形状大小与材质,根据锻刀的目的而会有所改变。通常,大块的木炭被用于锻造生火加热,小块的木炭则被使用于成刀(后期制刀)步骤。木炭的大小通常都有严格的要求,以便在生火时能最大概率燃烧加热材料的同时,也能控制在恰当的温度区间。因此,木炭在使用前,会由刀匠用工具分割成适当大小。而这一步骤,因为又脏又累,通常是由刀匠的年轻学徒,没什么经验的新人弟子们完成。(如图1.2)



图1:被精准切割的木炭们



图2:又累又脏的木炭切割工作


木炭的材质一般则采用松木为主。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松木木炭内含有少量的磷和硫成分,这样会使得用于锻造的材料,在烧制后更脆(容易分离碎裂),从而在打造期间能使锻造原料快速分离,并将各部分重新按要求衔接在一起。其次,松木木炭质量轻,并且软硬适中。这在成刀步骤的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成刀时,刀身上会覆盖一层薄黏土做再加工,如果木炭太硬,则会在烧制中损伤黏土薄膜,而黏土薄膜的空隙和移动,都会对刀身质量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刀剑锻造失败。


【锻刀加热炉(风箱)(fuigo)】

如下图3所示,这是一个矩形传统的风箱,该工具一般为木质或土质为原料。如果刀匠不注意控制温度,锻刀炉的所产生的热量甚至可以融化锻造材料,这足以证明加热炉可以催生的热量之高,以及风箱所提升的效率之大。


图3:一个用来举栗子的风箱(即向锻刀炉内加压空气时使用)


根据考古学发现,风箱的历史可追溯回两千年的中国。风箱自中国传入后,至今在日本的锻刀生产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如上图3所示,木质手柄处用于推拉挤压,同时将上方的方形小口打开,将空气快速压入,再让其从下面的孔口处注入锻造炉里,加高碳的燃烧率和热度。下图4是简单地内部俯瞰图。

图4:一个风箱的内部俯瞰图

推拉手杆处可见有皮毛,皮革质地的布料裹在推拉片上,这是为了隔绝注入空间与挤压空间之间的流通,让气流更快更多的从输出口跑出。


【二. 锻刀材料的烧制】


什么?难道不是把玉钢丢进去就完了吗?你看到这和标题,也许会惊恐的发问——没错,锻刀所用的玉钢,是要经过冶炼,近一步提纯之后才可以使用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下次还敢不敢直接丢炉子里锻刀,恩?


好了,让我们回到正题。从古日本开始,各个锻刀作坊里,均会由刀匠小批量自己冶炼锻造玉钢。后期大批量的规模生产出现在14-15世纪。然而,对于一般讲究的手工艺人而言,提纯冶炼是一个必须的步骤,这让匠人们有一个,能自己决定刀剑大小,软硬,特性的机会。


玉钢是由铁提纯冶炼而来。铁的来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古日本常用的,搜集各处的铁钉,铁器等材料,加工冶炼;一种则是现代刀匠常用的原材料,“电解铁(electric iron)”,该材料所含杂质少,含铁量高,通常被加工为块状或者棍状,然后作为原材料进行贩卖。材料外观具体可参见下图5.6所示。


图5:我们是萌萌的铁质材料



图6:我们是可爱的电解铁材料


原材料在进行冶炼前,需要将体积大的部分挑出来,捶碎为小块之后才能进行加工。旧的铁器材料如铁锅等,则要被砸裂成碎片。钉子之类的小物件,则可以直接堆放进炉子中冶炼。(如图7.8所示)


图7:难逃被砸碎命运的大块原材料(必须是如图差不多大小才合格)



图8:可以直接进入炉子提纯的铁钉等材料


一旦准备工作就绪后,刀匠便可以开始清理锻造炉,在风箱出气口上方堆放加工好的木炭与碳灰,并清理入气口,保证空气能从风箱快速进入锻刀炉。

木炭的堆放也非常讲究。首先需要将木炭与碳灰在炉子中心处堆成一个封闭的堤坝形状,外围用碳灰围住。这是为了方便工匠观察木炭的使用情况,一旦木炭燃烧消耗,低于碳灰的高度,那么工匠就可以及时添加材料,保证锻刀炉维持所需温度。

之后,工匠们用冶炼专用的铁铲,将需要提纯的原材料放在上面,在炉子中央开始进行反复的煅烧步骤。冶炼材料提纯期间一般位于木炭上方3-4厘米处,来回烧制。原材料与氧气充分产生化学反应,剔除杂质,并与碳结合,从而形成玉钢。刀匠匠在此期间,则根据木炭的燃烧状况,以及锻刀炉内材料所发出的声音,来判断何时停止加工并进行冷却。

因为需求量很大,因此上述步骤需要重复好几次,才能提纯出足量的锻刀玉钢。通常做一把普通长度刀剑,需要冶炼大约3kg的原铁,从中提取出约2-2.5kg重的玉钢。而这一步骤,大约需要耗费半天~一天的时间。


图9:已经可以开始冶炼前的炉子



图10:开始冶炼

【p.s:】

1.我们远征所得来的“玉钢”只是用来做"纯玉钢”的原材料。

2.为什么all999也不能锻造出一把太刀呢?也许是因为你家玉钢原材料成分含量太少,大概是远征到了假玉钢。请各位及时和政府相关部门,远征相关队伍反应该问题。(远征队伍也不知道含铁量多少,我们还是告政府造假吧。【和善】的微笑)

3.因此锻不出一把刀,很大程度不是刀匠的问题。你们就算烧了人家也于事无补。刀匠保护协会在此强烈呼吁各位婶婶保持客观,理智,科学的态度。


【三. 锻造】


【3.1 烧造刀剑材料】

一旦玉钢烧制完成后,刀匠就可以正式开始进入锻造刀剑的步骤了。首先,工匠需要将之间冶炼出来的玉钢材料高温加热至其成明黄或者白色,之后用锤子将玉钢锤扁,将其变成大约1cm厚度的板状。完成后,将锤好的玉钢放入冷却材冷却。以便进行下一步工作。(见图11. 12. 13)


图11: 烧至高温呈明黄色的玉钢材料

 【lo主(拉住刀剑):“你看你看爷爷,这是你的受精卵阶段,好啧啧哦……这真的是天下最美吗”

 三日月(重击拍头):“介绍你的文,少搞事!”

    lo主:哇的哭了.jpg】



图12: 锤扁玉钢至1cm左右厚度的板状



图13:冷却材冷却锤好的玉钢


经过完全冷却后,刀匠会重新将这片玉钢锤碎,并从颜色和碎料的横断面判断哪一部分用来制作刀剑的哪一个部分——通常高含碳量的材料最为坚硬,用来做刀剑与刀锋等外部部分。而低含碳量材料较为柔软易塑形,则做为刀剑的内部部分,如刀柄,刀背等等。(不然你们以为爷爷本体那风骚的弯曲度是怎么出来的,就是低含碳部分造的)

之后,刀匠会挑选碎片中较大的一块作为“盘子”,用高温烧好一个手柄微端以后,将手柄与盘子衔接。之后,盘子上将会被整齐的叠上先前捶碎挑出的玉钢碎片,放进炉子里进行再一次的烧制。

在这一步骤,刀匠会在叠好的玉钢碎片上,均匀覆盖草木灰和陶土(或者说陶土泥?),这样做的原因是保证玉钢材料在烧制的过程中,能减少材料内含碳量的损耗,保证玉钢内元素能维持在一个适合的含量水平。

详细如下图14.15. 16. 17所示


图14:捶碎冷却好的玉钢板



图15: 手柄末端烧至高温后与玉钢“盘子”衔接



图16:在盘子上叠好挑选好的玉钢碎片



图17:覆盖上保护用的泥和草木灰


刀匠这门活计吃的是经验,他们根据颜色和材料烧制时发出的声响来判断,何时将煅烧材料从炉子中拿出。

之后,刀匠握住手柄将烧制材料拿出,将“盘子”放在刀砧上,并用锤子将碎片打在一起,成为刀剑制作的“粗料”。粗料的锤锻通常需要2-3人完成,并且对于捶打的节奏和力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在锤锻过程中,刀匠会根据捶打的程度和外观,做移动和调整。保证材料充分的得到打造,尽量使其符合刀匠对材料的预想要求。


图18: 工匠们正在进行粗料的锤锻


【3.2 材料的再锻造】

千辛万苦锤出来啦,是不是可以开始做刀了——不,这是做梦。(刀匠式微笑),综上所述,我们通过之前的步骤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个“粗料”。


下一步步骤,刀匠和学徒们开始不断的锤锻冶好的“粗料”,锤锻一般能使材料变为其本身的两倍长度。之后,刀匠会趁着材料没有完全冷却,将其分成均匀的2-3等份,然后通过锤锻,将三个部分叠起来,再进行打造。这一步是为了让材料的内部结构更加均匀,减少空隙,软硬不均等情况。

一般该步骤需要进行5-6次,每次烧制需要10分钟时间,等材料在1000度左右的高温下变得易塑形时拿出,然后让其他人在此期间打治材料,热度很快就会丧失。在材料变得冷硬之前,刀匠再一次把打好的材料放入炉子中高温加热,反复循环。这个步骤叫做“塑形烧制”阶段。


图19:锤长的玉钢被均匀分成两等分



图20:两等分叠加在一起



图21:放进炉子里面再一次进行烧造


在塑形烧造的步骤里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打玉钢时,刀匠会在刀砧和锤子上沾上水。水遇到玉钢的高温会快速达到沸点,在打造时沸腾蒸发,这样能保证锤锻中不混入杂质,保证玉钢材料的纯净度。

2.每一次进入炉子进行再烧造时,玉钢内的碳含量都会急剧减少。好的刀匠需要把控好烧制和打铁的时间,保证材料的优质度。太硬会使锻造材料时间延长,材料易碎,难以塑形重叠;太软会导致后期材料的适用度下降,降低时未来刀剑的质量水平。另外,每次进炉子前将草木灰和泥涂在玉钢上,也能保证碳含量最低程度的损失。

3.最终锻造出来的材料仅有粗料碳含量的1/6左右,其次理想的刀锋侧材料(高含碳部分)最后一般维持在0.6%~0.7%的碳含量范围。

4.反复的烧制也能去除玉钢材料里的杂质。低熔点的杂质将会在反复的煅烧中逐渐流失。


塑形烧制阶结束后,将会进入“成型烧制”阶段。这一步骤和之前没有太大差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一步是材料再锻造的最后步骤,同时它也决定了后期刀制作出来后,刀纹的样式。通常情况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纹理叫“坂目肌”是从材料的正截面折叠锤在一起形成;另一种纹理叫“怔目肌”,是从材料的侧截面折叠后锤在一起形成。(参考下图22)


图22:材料的纹理


【四. 刀剑的塑形锻造】

艾玛,可算写到这步了。酱酱酿酿这么多内容才进入正题,诸君已经开始感到不耐烦了吧,知道刀匠多么不容易了吗?来啦来啦,期待已久的刀剑锻造,将于这一步骤内初步完成。

【4.1 粗锻】

在之前我介绍过,玉钢的材料在烧制前,会经过挑选,区分软硬,并将材质相同部分的碎片放在一起做冶炼。硬的部分做刀锋等部分,而软的部分则用来做内芯和刀背。如图23所示,一把刀剑的材料分布大致如下:


图23:构造

这种锻造方法也被叫做KOBUSE式锻造,其中,KAWAGANE是指玉钢中含碳量高,比较硬的部分的材料,而SHINGANE则是内芯里含碳量低,较软的部分。

在玉钢的锻治时候,软材料部分和硬材料部分是分别烧制的。之后,刀匠将会先拿出高硬度部分玉钢,然后将其打造成近似于方形的片状,从手柄处切断后通过U形模具将硬的材料部分进行弯曲。

之后刀匠再将软材料部分拿出,不断锤锻至相等长度的条状后,将其包裹进弯曲的硬材料部分。这样做能使刀剑全身变得非常坚韧,不易断裂,而外部又非常坚实耐用。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


图24:被打成方形的硬材料部分



图25:材料与手柄之间断开



图27:用U形模具使材料弯曲


图28:锤锻弯曲材料


图29:打造好的软材料内芯



图30:包裹前撒上硼砂,做助溶剂,可以使两者在后期更好的锻接在一起



图31:如同包饺子一样包起来,继续锤啊锤,让硬材料完全包裹软材料,并且衔接在一起。

完成这一步骤之后,刀匠将会在材料上再次覆盖硼砂和陶泥,一方面是为了让两部分材料在烧制时充分结合,避免中空,裂缝等产生;另一部分则是为了确保一次次烧造中,材料的含碳量不会因为反复入炉烧制而大量流失。

每当烧至一定温度后,刀匠将会把材料从炉子中拿出,叫学徒或者其他工匠继续锤锻,并且不断地延长材料的长度。同时,刀匠也要确保锤锻时,材料的长度,厚度和宽度保持一致以及,材料稳定的延长。否则在过程中出现形态分布不均,亦或是断裂的情况,将大大影响刀剑质量,也会耗费更多材料和工时。



图32:不断的延长锤锻



图33:确认材料的长度,厚度以及线条走向



图34:当材料的长度,厚度达到预定后,可以切断其与手柄的链接了。


如图34所示,最后的截断部分将会作为后期的刀柄部分而进行初步的定形。定形后,工匠将继续从材料中部开始锻打延长材料,直到达到预定长度。之后经过线条走向,厚度的检查后,刀匠将刀剑坯子再次烧热,制作切割刀尖。至此,一把刀剑的初步形态就完成了。


图35:定形刀柄(尾部 )



图36:从中部继续延长锻造



图37:局部的厚度及线条修正打造



图38:制作刀剑(截断)



图39:刀剑的毛坯冷却后的模样

【lo主(拉住所有的刀剑):瞅瞅,说啥美丑,生出来都是一个样,后期都是美颜出来的,别嫌弃别人了。

    二姐/清光:哼!!才不是!我就是与众不同的真品/美╭(╯^╰)╮】


【4.2 完全锻造】

刀剑的毛坯做好以后,下一步是对于整体形态的修正与初步设计。这一步骤里包括确定刀的弯曲弧度,长度,刀锋刀背的位置等。这一工序通常是由刀匠一人用小锤完成。从刀柄尾部开始慢慢锤锻至刀尖,不断的对毛坯进行局部加热和塑形,最后锤锻出一把成型的剑。

同时这一步骤也是最考验工匠技术的部分。他们不仅要确保刀剑平面保持直线不弯曲,同时也要合理打造刀背的弧度,以使刀剑呈自然弯曲。锻造过程中,刀坯的厚度也要把握好,太过粗的刀坯会导致刀剑后期的美观和设计;’太过细的刀坯则会影响后期对于刀槽,刀锋开刃的加工,甚至会造成断裂等。

这一步在进行中同样需要随时保持小锤和刀砧的湿润,确保在锻治中不会有其他杂质混入,以免影响刀剑外部的坚硬度与美观度。最后的成型如下图:


图40:初成型

【lo主:这把刀是打刀长度,也就是说家里任何一把刀都可能是这个初始模样哦(刀匠笑)】


图41:对刀身进行局部加热后,锤锻弧度


【4.3 初步完成(原形塑造完成)】

这一步主要是需要确保整个刀身呈基本完美的平面,没有坑洼或者凸起,刀匠会用小锤在一个木桩上(平面)对冷却后的成型刀身做细部的修正,不断确保线条的走向。其后将会使用矫正机器对整个刀身进行再纠正。

如果有大的局部需要进行削减,那么这时候需要用一种叫“sen”的工具。这种工具可以轻松地削减刀剑材料上多余的部分,同时也可以将‘sen’做刀剑后期的抛光和打磨使用。


图42:在木桩上对刀剑做细部修正



图43:用“sen”对刀剑多余部分做刨除,并且做初步抛光



图44:初步抛光完成图,已经有刀剑的样子了


【五:刀剑的“覆膜”】

覆膜是因为lo主实在是想不出确切的概括词了。这一步主要是将特制的黏土均匀的涂抹在刀身上,覆盖整个刀剑。这一步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画出刀剑的纹路(就是刀身上的波浪形的那个图案),一个是为了确保最后的一次定形烧制能够保护刀剑,并且能使刀剑整体更加坚固。

纹路的绘制一般是由刀锋处开始,从刀尾至刀剑,刀匠将一点点将特制的黏土涂抹在刀身上,并且绘制诸如波浪等纹路形状。这部分黏土由地碳灰和石头粉混合磨成,他们内里包含的碳物质和矿物质能保护刀剑在最后的烧造冷却阶段,承受快速的冷热变化。同时,也能加快覆盖部分的冷却速度。而越快冷却的部分越是坚固。

其次,刀匠一般会用另一种黏土(由木炭灰,石头粉和氧化铁)将灰色黏土没有包裹的剩余部分全部覆盖住。在起到保护的同时,也是对刀身的图案的巩固和定形,以防止刀纹在烧制中走形。


图45:灰色黏土覆盖住刀锋部分,做刀纹图案



图46:灰色以外部分被红色的黏土(其他颜色也可以)包裹,定形刀纹同时保护刀锋以外的部分在烧制和冷却中不受损伤


图47: 拉丝


如图47,拉丝部分的黏土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让刀匠在最后的烧制过程中观察材料和黏土是否有断裂或者不平整。纹路的变化会显示这些问题。二是在固定刀身纹路的同时,两部分黏土能牢固的结合在一起,不至于在加工中两部分分裂开来。

不同的得拉丝同时也能近一步加工刀身的纹路。不同的画法最后会使纹路形成也不同。详情可以看下面几个图片处,深灰色阴影部分,就是最后烧制出来的刀纹形状。


图48:没有拉丝的波纹状刀纹


图49:全覆盖形不规则波浪刀纹



图50:小波浪形刀纹



图51:下垂延伸的波浪纹路



图52:无拉丝的直线型纹路。


【六:刀剑的定形烧制】

完成上述步骤后,刀匠将会再次将覆盖好黏土的刀剑放入炉子内,慢慢移动,来回烧制。确保温度均匀的同时,也要小心确保黏土外表不被损坏。一般刀剑烧至橘色或明黄为最佳。

这一步是日本刀剑独有的特色工艺。虽然这一步增加了日本刀的特点,但是这一步同时对工匠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稍微不注意损坏了黏土外壳,可能会导致后期的冷却变形。从而刀纹的制作失败。


图53:最后的烤制阶段了



图54:到一定温度后,刀匠将刀身再次放入冷却材里快速冷却



图55:快速冷却的刀剑周围开始快速的出现水泡,此时黏土做了定形和保护刀剑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加速了刀剑的冷却。

上述步骤在气泡消失后可以结束。


【七. 后续清理,开锋以及加工】

这里繁杂的步骤较多,lo主挑选几个主要的部分说一下。

1.清洗和抛光,这一步需要将刀身上的黏土清理干净,用的工具是沾水湿润的磨刀石。

2.开锋

这一步对于刀剑的后期打造很重要。刀锋的开刃不能直接就进行打磨,而是要一步一步进行削减后逐渐磨薄。我们远征所用的砥石就是用来打磨和开锋使用的。砥石一般在磨合时与刀身呈45度角,局部一点一点进行打磨。

这一步同时也很考验刀匠工艺。因为不能同时对刀身进行统一的打磨,刀匠必须确认每一部分的刀锋厚薄和刀刃的位置保持统一的直线,否则会导致刀剑整体质量的缺失。


图55:刀剑的开锋过程



图56:砥石的使用,抛光,开刃。

【lo主:听说隔壁本丸的婶婶很大气的把砥石丢进锻刀炉了

   髭切:所以她为什么还能出刀?

   lo 主:写这些大概不需要常识,靠爱做刀,下次你们欺负我我也这样做

   膝丸:阿鲁金我哥他都不敢欺负你!你好意思说吗?!!】


3. 开槽

如大家所知,一般的刀剑上会有一个血槽部分,这是在后期的工序中制作出来的。过程不再赘述,只介绍三种开槽的方式。


图57:开槽的三种位置

如上图所示,开槽一般参考刀尖的横线处和刀槽的位置来区分。第一种是和横线平齐的刀槽,第二种是全刀槽式开槽,这个戳进去,血槽的流量最大,因此我以后想要鼓励我家刀匠给我搞一把(不是),后一种是低于刀尖的开槽方式。

这三种方式对于刀的使用性能上并没有很大差别,只是整体的美观和外表不同而已。其余关于“哪个血槽切人比较happy”的话题,因为lo主不是专业人士,因此就不在这里做说明了。

4.打磨和钻孔,刻字,雕花(刀柄处刻刀匠名字等),雕刻和打孔都用尖头顶和小锤完成。


——【以下为 @泉州宫帐 太太的资料科普~】——

关于黏土覆盖这一步一般称呼为覆土烧刃,是最考究的制作工艺之一。一般如果没有覆土烧刃的话,刃纹会变得不明显——不过日本刀的夹钢本身在磨制之后就能形成刃纹,这点如果家里又夹钢菜刀可以体会下。


然后是血槽,血槽虽然很多人以为是用来“放血”的,但实际上很多历史武术格斗和技巧的研究者一直以来都不认为血槽是放血的,它的实际用途在于减轻刀身不必要重量的同时,增加刀身的切面稳定性——类似于铁轨的工字钢中间的凹槽一样,反而改善了整体内部的应力水平。


顺带很多人都很好奇古刀为何会有目钉孔是长条或者钥匙形状的,是不是有这样的目钉呢?答案是:并么有!所谓的“钥匙形”目钉孔事实上是使用次数太多完全磨损之后被废弃的目钉孔,也就是说这玩意儿是个上古遗迹啊!


所以如果刀茎部分的目钉孔干干净净清清爽爽。那肯定是没被用过几次的门面货呢(滚

——————————补充end——————————


如果你已经阅读完上述步骤,那么恭喜各位婶婶!你的一把diy的男人就这么样制作好了!!

通过这篇简单地介绍,我希望大家知道每把刀都来之不易,哪怕是一把1;30也是个经过精工打造的宝宝。希望大家不要因出率问题而嫌弃“烂大街”,也更不要再把刀匠丢炉子里了。

因为你自己不会锻刀呀!





感谢看到这里的你,如果有什么补充或者意见修正,请在评论里回复,我会认真查看各位的意见的。谢谢么么哒!

下一期预告:

1. 吐槽日记——当社畜与咸鱼交换了本丸

2.考据系列——我们究竟在修刀的时候干了什么——修刀养刀的必备知识。

评论(60)

热度(959)

  1. 共5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